

不同濃度的酒精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75% 的酒精用於滅菌消毒;50% 的酒精用於防褥瘡;40% 的酒精擦浴用於高熱病人的物理降溫。酒精之所以能消毒是因為酒精能夠吸收細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脫水變性凝固,從而達到殺滅細菌的目的。如果使用高濃度酒精,對細菌蛋白脫水過於迅速,使細菌表面蛋白質首先變性凝固,形成了一層堅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滲入細菌內部,以致影響其殺菌能力。
75% 的酒精與細菌的滲透壓相近,可以在細菌表面蛋白未變性前逐漸不斷地向菌體內部滲入,使細菌所有蛋白脫水、變性凝固,最終殺死細菌,若酒精濃度低於 75% 時,由於滲透性降低,也會影響殺菌能力。因此酒精殺菌消毒能力的,濃度過高或過低都不行,效果最好的是 75%。研究顯示,70~78% 的酒精都可以達到殺菌99%的效果。
75% 酒精可破壞病菌的脂質層表面,因此可殺菌並消滅流感病毒,但因腸病毒並沒有脂肪組織,因此 75% 酒精對芽孢及病毒無效。且酒精會刺激皮膚並有致癌風險,對酒精過敏者使用上需注意。
漂白水是一種常見的居家消毒劑,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質,能殺滅細菌、真菌及病毒。但漂白水需1000ppm以上才可殺死病菌,如經稀釋後殺菌效果會變差,並且會產生三鹵甲烷等致癌物質,漂白水對黏膜、皮膚及呼吸道具刺激性,遇熱和光會分解,亦容易與其它物質產生化學反應。不當使用漂白水會影響其殺菌功能,甚至造成意外,威脅健康。過量使用漂白水或使用濃度過高的漂白水,會產生有毒物質污染環境,破壞生態,許多先進國家已逐漸不使用漂白水消毒。
一般的含氯製劑(如漂白水)具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點:1.其氣味刺鼻令人難以忍受;2.氯(Cl2)與水混合時,水中的有機物質與氯原子反應會生成三氯甲烷、氯代酚等物質,有致癌、肝中毒與腎中毒的危害;3.若生成氯乙腈或氯代酮時,則會有誘發基因中毒的作用。因此,目前愈來愈多國家重視此一問題。近幾年來一些歐美經濟發達的國家,大多是以二氧化氯取代前述的含氯製劑,二氧化氯(ClO2)與有機物反應是由"氧"參與反應,當反應完全時,二氧化氯變成氯化物離子(Cl-),如海鹽及調味鹽中即含有這類物質,所以二氧化氯係透過氧化反應但不會產生有毒的副產物,此為前述一般含氯製劑無法達到的重點;又只需少量的二氧化氯即可殺滅細菌、微生物而不污染環境,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糧食組織(FAO),將其列為A1級安全高效消毒劑,並推薦二氧化氯ClO₂為人類第四代的安全消毒劑;具有無三致(無致癌、無致畸、無致突變性),有三效(全面、高效、快速)的殺菌、除臭、漂白、保鮮、除藻等功效環保消毒劑,又被稱為「綠色消毒劑」。
二氧化氯可主動攻擊微生物、細菌,並藉由強氧化力破壞其內部結構,正因如此,微生物、細菌無法藉由變種建立新的防禦,換言之,使用二氧化氯不會產生抗藥性,且因為二氧化氯容易光分解,所以消毒後不殘留在環境中,不會破壞環境生態。二氧化氯具有高穩定性、高純度、PH值接近中性、保存期限2年、 耐高溫不變質、攜帶方便及保存簡單(即開即用不影響濃度)、高度活化易於掌握濃度配比兼具有安全與無毒性殘留的二氧化氯產品。
霧化機是採用超音波高頻振蕩的原理,將二氧化氯水分子霧化為1—5微米的超微粒子,通過風動裝置,以微米級水霧迅速散佈於空氣中,從而達到殺滅空氣中病菌之目的。使用30分鐘即可去除空氣中細菌達99%之效能,其特點是透過霧化機,將數以千億個微米級二氧化氯分子,均勻地散佈在室內空間,以主動捉取細菌、病毒及黴菌...等有害物質,透過奪取電子方式,破壞病毒外膜,使其崩解,喪失活性; 並滋潤空氣,淨化環境,並能有效除去建材油漆中的甲醛、霉味、煙味及臭味,使空氣更加清新。
隨著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空調廣泛使用,人員進出、中央空調系統都為公共空間帶來細菌病毒,殊難防範。傳統的酒精或其他消毒液,主要用途都是將物體的表面消毒,但是對於空氣中的病菌則是無能為力,至於使用漂白水在室內噴灑消毒,則會有刺激呼吸道、污染環境及對於金屬表面有腐蝕風險,這樣的消毒方式已不建議使用,現今使用霧化機消毒已經成為一種能有效殺菌並且對人體不會產生危害的消毒方式。採用噴霧方式,須在很高濃度的二氧化氯下才具有漂白作用,如果以氣體擴散方式,並不損害衣物或傢俱